骊城学区教研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找规律》教学设计

向下

《找规律》教学设计 Empty 《找规律》教学设计

帖子  二小党小平 周四 五月 23, 2013 11:11 am

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教材继续学习找规律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本套教材注意体现这一要求,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所现规律稍复杂一些。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通过了解学习效果很理想,大家兴趣浓厚,总想跃跃欲试,所以这部分内容安排我比较注重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观察、实验、猜测去发现规律。从而得到了与人合作的机会,或得了亲身体验。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事物排列的规律中隐含的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简单的循环排列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你们认识我吗?呵呵,那么这几个字你们认识吗?
仁 娥 秦
娥 秦 仁
秦 仁 娥
学生不可能能很快叫出来,就此激趣导入新内容——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
1. 魔法儿童房,欣赏儿童房地面砖设计,感知规律。
(1)先看一下儿童房什么样的规律?
(2)合作交流,探索规律,然后汇报各组发现的规律。
(3)引导、总结、评价、演示。(先引导学生说说每一行都有哪些颜色的地砖?它们是怎样排列的?第一行和第二行有什么关系,第…行和第…行有什么关系?——借助课件演示,使学生发现相邻两行的前一行的第一块砖移到第二行的最后,其他的统统往前平移一格)
(4)当学生行与行之间的规律发现后,引导其观察列与列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发现变化规律同行与行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
2.魔法水果乐园,进一步探索验证规律。
(1)继续摆。
(2)学生自由观察水果图,观察前三组的水果有什么样的排列规律?
(3)再次边观察边思考:第四行应该按什么顺序摆水果呢?能不能用地面砖的规律来找水果的规律呢?
(4)同桌交流一下发现的规律,然后动手摆一摆,补充第四行。
(5)质疑:如果接着摆下一行,应怎样摆?
(6)观察后回答问题。
(7)教师引导发现并揭示“循环”概念。
3.魔法游戏乐园到了,游戏中进一步验证规律。
(1)指名四人到台前进行排队游戏。
(2)教师依次指同学当排头,问:原来的排头应挪到什么位置?
(3)学生自己变换位置,其他同学订正。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数学魔法乐园)玩儿的开心吗?可是老师这儿出了点烦心事儿,咱们都这么熟了,要不帮帮咱?我们家牛牛昨天请假了,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帮他补习一下课程?
2.教学例1
出示例1:◇◆□■ ◆□■◇ □■◇◆ __ __ __ __
(1)请学生按规律摆出第四组图形。
(2)请学生说规律。
(3)如果让你接着摆出第五组,你会摆吗?试试看!
(4)在这五组中,你发现哪两组是相同的。(师:经过了几次变换,从第五组开始又重复了前面的排列,我们把这样的排列叫做循环排列)
3.画一画。(完成作业纸)
☆★○● ●☆★○ ○●☆★ __ __ __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创作游戏:谁是小小设计师。)
太好了,为了感谢你们的帮助,牛牛带你们一起去了创意魔法乐园,那里的世界精彩极了,(课件显示一组组有规律的图,请生欣赏。)你们也想有这样的创作作品吗?
每一位学生用准备的正方形纸(当作小手帕或桌布)设计美丽的花边或图案,要求花边或图案要有规律。(借助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可以画可以利用学具摆。)
1、生自由活动,教师巡视。
2、展示作品并介绍作品,适当评价和鼓励。
3、互相欣赏作品。
五、总结
1. 学生自由说收获。
2.教师结语: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探索了许多有趣的规律,同时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它,运用它,在我们的数学乐园里也还有许多更有趣的知识等待我们大家去继续探索,有信心吗?来吧,一起加油!

二小党小平

帖子数 : 32
注册日期 : 13-04-26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