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教学设计
第四课 教学设计
4、物体传声
一、教学目标
1、能利用实验发现声音是靠什么媒介传播的。
2、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研究声音的实验。
3、能举例说明哪些物体能够传声。
4、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5、能解释宇航员在月球上必须靠特殊装置相互传递声音的原因。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声音是靠什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2、 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肯定,然后用实验让学生对自己的答案信服。
3、 给学生讲医生用的听筒发明的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出声音传播的途径。
4、 实验:把学生分成3人一小组,让学生亲自做木头可以传声的实验。
活动中教师要提出要求:a 小组成员交替操作,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完整的活动过程;b 学生挠桌面时用力要适中,切勿敲桌面或发出较大声响;c 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4) 讨论:声音可以通过木头传播吗?
(5) 小结: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6) 鼓励学生通过其它方法验证结论。
第二课时
一、提问:
除了木头之外,其他物体能够传声吗?以引起学生思考,并导入新的活动。
1、实验:把学生分成3人一组。教师指导学生往水槽中加入多半槽水,并对实验提出具体要求:轮换操作;在水中摩擦砂纸用力要适当。
2、讨论: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说明了什么?
3、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并思考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
二、拓展活动 打电话
用两个纸杯,在杯底正中各钻一个小孔,再用一根长线穿过纸杯底的小孔,把两只杯连起来。然后,两个同学各拿一只纸杯,把线拉紧,就可以通“电话”了。
三、总结:固体、液体和气体能够传声。
5 自制小乐器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
2、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乐器的小组计划。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
4、能对自己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进行客观评议。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制定小组制作计划的过程中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
2、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完成小乐器的制作任务。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用自制的小乐器演奏儿童歌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制作简单小乐器。
难点:知道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关系。
三、教具学具:
塑料杯3个、牛皮纸1张、塑料布1张、气球薄膜1张、橡筋3根、小鼓、排萧、饮料吸管4支、塑料堵塞8个、塑料固定架2个、剪刀。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 引入
1、播放一段音乐,问:这是什么声音?是用什么奏出来的?(乐器)。
2、板书课题:5、自制小乐器
(二)探索研究
1、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乐器。
(1)、什么是乐器?
乐器是一种可以发出乐音,供演奏音乐使用的器具。
(2)、出示各种各样的乐器样图,问:你认识这些乐器吗?会弹奏吗?
(钢琴、笛子、板鼓、古筝、小提琴、二胡、音叉等)
(3)、老师出示几个用不同材料做鼓面的小鼓。并演示,讲解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指导学生制作小鼓活动。
(1)、制作材料:牛皮纸1张,塑料布1张、气球薄膜1张,橡筋圈3根,纸杯或塑料杯3个(自备)
(2)、制作方法:
①、分别用提供的鼓皮材料蒙在杯口上,并用橡皮圈绷紧固定。②、试试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仔细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讨论:
①、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②、哪种材料更适合做鼓面,为什么?(弹性好的材料)
4、课堂小结。
(三)、板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利用实验发现声音是靠什么媒介传播的。
2、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研究声音的实验。
3、能举例说明哪些物体能够传声。
4、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5、能解释宇航员在月球上必须靠特殊装置相互传递声音的原因。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声音是靠什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2、 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肯定,然后用实验让学生对自己的答案信服。
3、 给学生讲医生用的听筒发明的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出声音传播的途径。
4、 实验:把学生分成3人一小组,让学生亲自做木头可以传声的实验。
活动中教师要提出要求:a 小组成员交替操作,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完整的活动过程;b 学生挠桌面时用力要适中,切勿敲桌面或发出较大声响;c 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4) 讨论:声音可以通过木头传播吗?
(5) 小结: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6) 鼓励学生通过其它方法验证结论。
第二课时
一、提问:
除了木头之外,其他物体能够传声吗?以引起学生思考,并导入新的活动。
1、实验:把学生分成3人一组。教师指导学生往水槽中加入多半槽水,并对实验提出具体要求:轮换操作;在水中摩擦砂纸用力要适当。
2、讨论: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说明了什么?
3、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并思考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
二、拓展活动 打电话
用两个纸杯,在杯底正中各钻一个小孔,再用一根长线穿过纸杯底的小孔,把两只杯连起来。然后,两个同学各拿一只纸杯,把线拉紧,就可以通“电话”了。
三、总结:固体、液体和气体能够传声。
5 自制小乐器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
2、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乐器的小组计划。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
4、能对自己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进行客观评议。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制定小组制作计划的过程中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
2、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完成小乐器的制作任务。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用自制的小乐器演奏儿童歌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制作简单小乐器。
难点:知道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关系。
三、教具学具:
塑料杯3个、牛皮纸1张、塑料布1张、气球薄膜1张、橡筋3根、小鼓、排萧、饮料吸管4支、塑料堵塞8个、塑料固定架2个、剪刀。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 引入
1、播放一段音乐,问:这是什么声音?是用什么奏出来的?(乐器)。
2、板书课题:5、自制小乐器
(二)探索研究
1、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乐器。
(1)、什么是乐器?
乐器是一种可以发出乐音,供演奏音乐使用的器具。
(2)、出示各种各样的乐器样图,问:你认识这些乐器吗?会弹奏吗?
(钢琴、笛子、板鼓、古筝、小提琴、二胡、音叉等)
(3)、老师出示几个用不同材料做鼓面的小鼓。并演示,讲解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指导学生制作小鼓活动。
(1)、制作材料:牛皮纸1张,塑料布1张、气球薄膜1张,橡筋圈3根,纸杯或塑料杯3个(自备)
(2)、制作方法:
①、分别用提供的鼓皮材料蒙在杯口上,并用橡皮圈绷紧固定。②、试试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仔细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讨论:
①、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②、哪种材料更适合做鼓面,为什么?(弹性好的材料)
4、课堂小结。
(三)、板书设计
二小李丹- 帖子数 : 22
注册日期 : 13-04-27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