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习 我快乐------《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
我学习 我快乐------《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
我学习 我快乐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
抚宁县抚宁镇第一小学 骆玉芳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
抚宁县抚宁镇第一小学 骆玉芳
《品德与生活》是小学低年级的一门新课程,是一门非学科性的活动型课程,一门综合实践型课程。它根据低年级儿童认识能力发展的特点,以他们自身的生活为源泉,选择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主题为学习对象,把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通过儿童自主地体验、尝试和实践活动,去促进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为其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素质基础,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既适应社会的需要,也适应儿童现实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当我第一次拿到教材的时候,发现它与以往脱离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的思想品德教材完全不同,以图画为主,只有少量的文字,符合一、二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
根据《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我灵活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趣味性、实用性等优点,使这门课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
一、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它对学生当前进行的学习活动有着准备、推动作用,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起着促进作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品德与生活》的兴趣,我充分利用教材中漂亮的、儿童熟悉的图画。
首先,利用图画进行引趣。引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第一步,是教师采用一定的手段、方法,来诱发和引导学生对当前所要进行的认知活动产生兴趣,引趣重在“新”,旨在“引”。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 “我是小学生啦”这一课时,我改变了过去先出示课题,后学习内容的方式,直接在课件中出示内容,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我看目的已达到,便问:“看了图后,大家有话要说吗?”“有,我觉得这图好美!”“图上小朋友好开心!”“他们玩的有些我也玩过。”……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我追问:“这些可爱的小朋友都是谁呀?”“小学生!”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大声答道。“你怎么知道的?”“他们有的戴着红领巾。”“有幅图画的是同学们在做值日。”……“他们中间有一个是你。找找看哪个是你?”孩子们先是一愣,很快一部分孩子反应过来了,还告诉不明白的同学,然后教室里像炸开锅似的:“老师,这个是我!”“那个是我!”……等孩子们都说完后,我故作不明白地问:“你们明明坐在教室里,怎么会在图上呀?”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站起来说:“他们是小学生,我们也是小学生,大家都是小学生。”“对,你们已经是小学生啦!”接着出示课题,并让学生带着神气的语气读了两遍课题。
其次,在学习中继续利用图画激趣。学习的短时兴趣容易丧失其效能。当学生的认知和学习兴趣被诱发出来后,如何保持并进一步增强这种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揭题之后,我让同学们翻开课本,找到图中的自己,告诉同桌“自己”在做什么,心情怎么样?你还会玩什么?由于角色的转变,孩子们说得可认真了。接着,我出示了教材左边的第一幅小图进行激趣:“小朋友们,这里有两位小朋友遇到了难题,没办法解决,我们帮帮他们好不好?”
帮助别人是孩子们特别乐意做的事情。一听到有人要他们帮忙产生的兴趣:“这两个小朋友呀想考考同学们,猜猜他们遇到什么难题了,猜出来的就可以和他们交朋友。”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他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了如下问题:“我想和他们一起玩,该怎么办?”“我不认识他们,怎么办呢?”“小明老占着秋千不让我们玩,怎么办呢?”“……”接着,孩子们很快就在教材的启迪下,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观点。而作为孩子们的伙伴、引导者的我,则根据他们的回答对进行适时引导。如:在解决“我不认识他们怎么办?”这个问题时,孩子们说“我们可以主动去认识他们,先作自我介绍,再问他们的姓名。”这个办法很好,结合孩子们刚踏进校门没几天,同学之间不熟悉,甚至还互相不认识的情况,我引导他们用刚才的办法去认识班上的同学。由于把教材与实际结合起来,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积极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最后,从图画过渡的实践,在实践中增趣。兴趣不是天生的,关键在于培养。而兴趣的培养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因而学生的兴趣需要不断地强化,兴趣水平才能不断地提高。在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解决之后,我再一次出示那幅小图,对孩子们说:“这两位小朋友很感谢你们帮助他们解决了难题,他们愿意跟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交朋友。作为好朋友,他们还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你们还愿意帮助他们吗?”“愿意!”同学们兴奋地回答。性急的孩子直催我:“老师,什么问题?你快说吧。”我故意停了一停,才说:“他们不但想和我们班的同学交朋友,还想同更多的小朋友交朋友。但他们觉得作自我介绍很麻烦,想问问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同学们抓耳挠腮怎么也想不出来。突然,一只小手举了起来,我忙示意他说。出乎我的意料,这个小不点语出惊人:“他们可以给大家发名片。我爸爸每次见面的人就给他发名片,不用作介绍。”太棒了!我高兴地问孩子们:“大家说这个办法好不好?”“好!”同学们整齐地回答。这时,我故意眉头一皱,不解地问:“我们没钱印名片怎么办呢?”“我们自己做!”“好,这个办法很好。大家现在动手做,每人做一张名片送给老师。虽然老师现在还不认识大家,不过等看了你们的名片就认识大家了。那你们的名片要怎么写才能让老师认识你、了解你呀?”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最后确定名片上要写清楚姓名、班级,还可以贴上自己的相片,写明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创造的能力,又增添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的兴趣。
二、走进社区,体验生活。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教学要引导儿童与周围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儿童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学习,创造出更多、更好、更适宜的活动来。在教学《我喜欢美好的环境》时,在设计其中的一个“让垃圾回家”的环节时,我先做一个示范,并主动让学生边看边猜,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引起学生思考。在活动中,我不规定学生几人一组,让学生自己根据准备的和构想的,自由组合小组,自由分工,并适时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当好学生的好帮手,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随时调整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地开展活动。既体现了学生的合作,又让课堂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三、深入生活,调查研究,快乐生活。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品德与生活整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通过儿童的自主实践活动,学习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有责任感地生活,为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和未来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因此,每个主题活动都需要我们像教材所提示的那样,展开观察、调查、实验、探索等多种实践活动,通过儿童的亲身感受、操作来完成,并在活动过程中,积累直接知识或经验,体验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发展自己的创造力。我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走出书体,到社区去调查:我们社区有哪些公共设施,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方便?我们周围的环境又脏又乱,是怎样造成的?我们身边有哪些危险,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伤害?在亲身的体验过程中,学生懂得要保护环境,受护公共设施,对危险说“不”,才能生活得更好、更愉快、更安全的道理。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只有以儿童的生活背景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实效性。
蒋淑仙- 帖子数 : 177
注册日期 : 11-03-21
运用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品德与社会》论文
运用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整合初探
骊城学区第二小学 李婧
——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整合初探
骊城学区第二小学 李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品德与社会》学科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内容广泛、开放,所需求的素材量多,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感觉教学资源的缺乏成为品社课堂鲜活起来的“瓶颈”。教学时教师如果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只是根据教材插图照本宣讲,按照传统的“黑板+粉笔+教材”的模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因些,我们要拓展、优化教学内容,运用多种途径,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鲜活化寻找资源,以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欲望,丰富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合谐统一,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性转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构建教学资源平台,优化课程教学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资源主要是指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也就是在校园网中根据教材内容建设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资源平台,使教师在上课前都有物可查,上课时心中有物,掌握充足的教学资料,并根据教学的需要自由选择教学资源,从而减轻教师的负担。我根据教材篇目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发送到校园网上,不断添加、扩充资源库,做好收集、整理和开发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方式。
1、运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与课前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空间、学生的学习对象不应该只局限于手中的教科书。因此课前大量准备就相当重要。采用各种相关资源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思路,突破书本知识来完成教学。如:教学《我爱祖国山和水》(五年级上册)这一单元时,幅员辽阔的祖国地形多样、山河壮丽、风光秀美,囊括了中国地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知识容量比较大,如果不事先收集祖国各地风光和特色的录像、图片、照片、文字等资料,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前我就动员学生收集各种资源,同时请去过不同地区旅游的同学带来自己参观游览时的照片,为同学们介绍巍峨的高山、秀美的湖泊、蜿蜒的河流……,同时根据同学们搜集的资料,把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制作成演示文稿在课堂上播放,有力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可见,运用网络资源不光让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变得更为快捷,也给学生带来了获得知识的“效益”,这种学科的整合,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更为教学做了充分的准备,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
2、运用资源库平台,解决课堂中的疑惑
品德与社会课内容广泛,信息量大,因此,合理利用信息资源,进行信息技术与品社课程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整合,必须建立在教材的充分开发上。在教学中注重加大品德与社会课的信息含量,很好地体现了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把信息资源贯穿于教学中,丰富课程内容,作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课堂中,构成学生、教师、资源平台三者之间的学习伙伴关系,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轻松地获得知识,拓展知识面,甚至让学生亲自动手上网,去找答案,解决课堂中的疑惑,同时也省去了教师许多费力地讲解,达到教与学的“双丰收”。如:品德与社会《我们的国粹》(五年级下册)一课时,面对神奇的中医,学生很不理解,因为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生病就是吃药打针输液,学生质疑:“中医指的是什么?中医上的草药真的能治好病吗?哪些植物可以作为中医草药?”……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到微机教室,借助网络资源平台寻求答案。教学中学生分小组合作上网查询了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了解到中医历经千年而不衰,至今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世界传统医学中处于领先地位。然后又带领学生参观了学校教师集体制作的数百盒《实用中草药标本》,认识了一些常用的中草药。这样,学生想知道的问题就迎刃而解。这样通过利用学校资源平台,完成这些内容完成得既简单又快捷,这样比老师一个个地讲解,获得知识更为全面,理解更为透彻。
3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师实践经验的结合。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师,我在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进行整合,构建课程资源的同时,更加积级主动地投身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提高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研究水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反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研讨,在失败中寻找原因,分析对策,不断完善资源平台,积极向教研员和老教师请教,她们在听课操作实践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创造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2 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整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1、利用信息资源开展品德与社会活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信息技术并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它是对教师教学的一个补充。如:教学《生活垃圾哪里来》(第五册)一课,在培养学生收集、运用信息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尝试。
学生课前调查。课前要求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调查,全班每位同学开展“我是小小垃圾调查员”活动——主要是对一周家庭垃圾内容、数量进行调查。通过课前实践活动,学生对垃圾这一话题有了进一步探究的浓厚兴趣,获得生活垃圾的感性认识,真切地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也为课堂的学习打下一定的思想基础。
课堂中教与学。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去查阅北京、上海一天的垃圾数量,去探究问题的根源。当学生在感叹垃圾数量惊人的同时,也意识到减少垃圾的迫切性,从而产生探究垃圾出路的兴趣。整个课中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和探究过程,引发内心感受,在内化过程中产生我想说、我要说的自我要求。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查找资料过程中获得一种感悟、明白一种道理。这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要强得多,老师少讲甚至不讲,学生在老师精心设计安排的情境中,全神贯注进入角色。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学科要求学生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络的环境下,通过创设生动、感人的情境,引导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积极地体验,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激发学习的欲望。 如:《让诚信伴随着我》(五年级上册)这一单元时,我收集了古今中外很多诚信和不讲诚信的小故事视频、格言,并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编成小品。创设情境,点燃学生情感,用生活的基石去孕育情感。大量资料的充实、挖掘,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应该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使学生在不断抒发、交流情感的过程中自行探索,自主学习,流露出真情实感,真实地反映他们心里想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到了本单元重难点:诚信是金,重诚守诺的重要。
3、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整合,实现了新课程中师生角色地位的转变
综合教学实践来看,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整合不是一种时髦的东西,而是一种教学的自然需要。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实现这样的整合要求: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学生”模式转变为“教师-信息资源-学生”模式。
1、教师角色的转变
《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整合,使教师有效地利用校资源平台,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照片、摄影、影视等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教师从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自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真正改变教师灌输,学生只是听而无法体验的教学模式。新型模式下,教师是资源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
2、学生地位的转变
网络环境下的《品德与社会》课,与传统教学相比优势明显,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其核心就是让学生“感悟体验”、“实践运用”,学生在课堂上是发现者、体验者、实践者。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讲、被动接受灌输的地位转化为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的主体地位。
3、教学方式的转变
《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整合,在利用教学资源平台进行探索和实践这一过程中,信息资源可以为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体现出了传统教学所很少具有的平等性、协作性,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整合,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有效整合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实现资源共享,快速灵活地获取信息,丰富多彩地互动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自主探究能力,也让学生在体验、感悟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做人。
蒋淑仙- 帖子数 : 177
注册日期 : 11-03-21
回复: 我学习 我快乐------《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
《品德与生活》——让学生通向生活的桥梁
抚宁县抚宁镇第一小学 袁海红
抚宁县抚宁镇第一小学 袁海红
对于《品德与生活》学科,通过参加一系列活动,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低年级的品生课以它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它为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与以往传统的思品课相比更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我认为要提高品生课堂的有效性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产生学习的动力
针对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基本还没太强的学习意识这一特殊状况,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这样才能有利他们良好品德的养成。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在于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大的内驱力。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好奇、好胜、自控能力差,因此,激发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课是针对当前独生子女较多,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切都由家长包办。久而久之,幼儿缺乏责任心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而认为应该父母帮他做。自己做错了事把责任推到父母身上,上学忘了带东西,也怪爸爸妈妈忘记给他拿。这对于将要上小学的孩子来说是很不应该的,也是一种没有责任心的具体表现。因此,在教这一课时,我先用一个真实的小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上音乐课的时间了,小芳看着同伴的书,嘀咕着说:“我妈妈又忘记在我书包里放书了。”她只能在同伴旁看着书。体育课自由活动时,小芳尴尬的说:“老师,我妈妈忘记帮我拿跳绳了。”“怎么忘记了?只能到老师那里借一个了。” “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下次不要忘记喽。”“知道了。”小芳点点头。接着我又用一组课件以及书中的插图展示很多小事都是要自己做,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
这一课是针对目前独生子女较多,而且都被“宠坏了”这一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由于取材来源于学生,又回归学生,因而学生兴趣很浓,学生在课堂上的***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激发,课堂氛异常活跃,直到下课钟声敲响,学生们依然滔滔不绝。从而培养了学生懂得凡是自己做的事,要负责任地做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师从自身言行做起,起到示范作用
学生都是极其敏感的,模仿能力都是极强的,因此对学生品德的教育,重点还是要对学生进行榜样的示范,尽量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和感染我的学生,让他们从思想上树立积极的、正确的学习意识,尽快地、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真正融入群体之中,体会集体生活的快乐。《品德与生活》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使学生在不断深化、重复的教学过程中认知得到强化,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养成。我就把学生的习惯培养放在第一位,不管是什么事情,我觉得都应该有个好习惯。尤其从我接手我所带的第一批学生开始,我觉得文明礼貌是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第一门课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和老师打招呼。因为很多原因,学生对于学校的老师招呼时往往称呼的是学科+老师的方式,比如语文老师好,数学老师好,好像全然不知道老师姓什么。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在说学生的招呼方式不好,可是看看我们的老师又是如何回应的呢?冷漠,不理睬……这样的态度,即使学生认识这个老师,也不愿意去打招呼。
我决定先从我身上改起,放慢每一次的脚步,认真面对学生的一次次招呼,这时我发现,原来他们向老师好时的脸庞是那样可爱,偶尔还有一些羞涩,同时,我也会微笑点头,并且也向他们说声“你好”。这并不难,接下来,在班上特别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文明礼貌在身边”,重新制定了班级礼仪。就是在班会中,我才发现问题真正所在,为什么学生只会说xx老师好了,因为很多老师开始接触学生时并没有认真介绍自己,学生压根不知道老师姓什么,原来如此。和各科老师沟通,让学生重新了解老师,并且在班里开展文明之星评选,看看谁是真正有礼貌,把班级礼仪做到了实处。为了争得这一荣誉,学生打招呼空前热情,以前可能见了某个老师绕着走,现在会很大胆的迎上去,大声向老师问好。经常能听到其他老师反映班上的学生比以前懂礼貌多了,作为品德老师,听到这些很高兴。
三、细心挖掘生活现象,及时交流,提高认识
小学生的生活面、知识面与成人比相对要窄,加上无意注意和兴趣记忆的年龄特征,常常在上课发言时出现信息空白和记忆阻隔而说不上来。扩大学生的思维,挖掘生活中最贴近自己的素材,力求体现“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根本,以乐学为目标。”的课程模式,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贴近生活方式,“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大家不难发现,学生的一个贴切而生动的举例,往往会使课堂顿时生辉,激起阵阵波澜。寻找生活现象是一个循序渐进辩证发展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随着学生思辩能力和道德视野的扩展,他们心中道德事例的储存就会象滚雪球那样不断扩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会实现一个由低到高,由一般到精彩的渐变,反之亦然。合适的生活现象以及其相应的讨论是最常用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因此在活动过后我们要及时让孩子们就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或心理感受进行有效的交流分享。如在《我们的大家庭》中“懂礼仪有礼貌”中,每一活动过后我都及时辅导小组长组织交流。在交流中孩子们认识到了“接电话时要有礼貌,说问候语。” “回到家的时候要和父母问好,出门前说再见。” ,“家里来客人要打招呼,待人接物有礼貌。”“要团结邻里的小伙伴。”……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动,所以我建议学生把话写在本子上回去说给家长听。
四、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品生课的教学决不是孤立的,而是立体的多角度的。我们应该注重它与其他学科间的整合让思想品德教育无处不在又不露痕迹。如《六一大行动》这一课的教学我就整合了语文课的《写日记》和美术课的《剪纸》。《我们播种春天》我将它整合到劳技课的课外活动中,让孩子在玩耍中与老师和同学亲密接触,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师生、生生间的感情。这样一整合既为活动的开展积攒了时间,又将品生课上的思想教育很好地渗透到各个角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我们还要转变教学观念,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会明辨是非的道理,从而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经验。
蒋淑仙- 帖子数 : 177
注册日期 : 11-03-21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