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
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
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却忽略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殊不知: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孩子的学习习惯差,最后结果必然会导致孩子学习成绩差。实际上,凡是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除生理上有缺陷外),大多是由于无心上学、不守纪律、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我发现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有较强的自主能力,课堂上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能独立并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能积极为班级、同学服务。相比之下,他们的学习习惯也较好。绝大部分学生,都在学习习惯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他们不会独立思考,不能自主阅读,对待作业抱以应付态度,做任何事情也不能用心去做。长此以往,情况不容乐观。
张艳玲- 帖子数 : 15
注册日期 : 11-04-20
学习习惯分类
学生的学习习惯分为普通学习习惯和高级学习习惯。
低年级学生的普通学习习惯包括:课前准备习惯、上课习惯、坐姿、写姿等。
各个学科有各个学科的特点,因此,教学的方法,学习的方式各不相同。那么,学习这些学科的习惯也就不同,这些就称为“高级的学习习惯”。语文学科中的朗读、预习、倾听、独立思考、质疑等习惯需要我们去严格要求与培养。
低年级学生的普通学习习惯包括:课前准备习惯、上课习惯、坐姿、写姿等。
各个学科有各个学科的特点,因此,教学的方法,学习的方式各不相同。那么,学习这些学科的习惯也就不同,这些就称为“高级的学习习惯”。语文学科中的朗读、预习、倾听、独立思考、质疑等习惯需要我们去严格要求与培养。
张艳玲- 帖子数 : 15
注册日期 : 11-04-20
语文学习的倾听习惯
我们正苦恼于良好学习习惯如何与语文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我在这里找到了一篇倾听习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培养,推荐给大家,希望读了此文大家有所收获.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除了在“习惯篇”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外,还需在平时加强训练,强化倾听意识和习惯的养成训练,使学生早日养成耐心倾听的习惯。
一、教师要做学生倾听的表率
习惯的养成是由外显认知向内隐认知的转化过程,离开了学习主体的主动思考和行动,学习习惯是不可能形成的,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要靠教师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和教育学生。优秀的教师都很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发言做出恰当的评价,教师上课时偶尔的不认真,将会给某个学生带来伤害!它会使一个人精神萎靡不振,对学习丧失兴趣和自信,甚至毁其一生。而教师耐心认真的听讲,能从学生内心深处捕捉到他们的情感体验,做出恰当地评价,保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学生也会感受到老师尊重他的意见,在乎他的见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感。低年级的学生渴求老师的爱,老师是他们效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倾听时,要耐心的倾听学生吐露自己的见解,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树立倾听的典范。
如:一位教师在教《亡羊补牢》时,向学生提问,“如果是你丢了一只羊,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要赶快把羊圈修好。”“在羊圈周围围一圈电线,不让狼靠近。”等等,这位老师认真地听着,满意地点着头,接着因势利导:“刚才大家想的都是保护羊的方法,有谁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举起了许多小手。“让猎人装扮一只又白又胖的羊,等狼来时开枪打死它。”“做一假狮子,把狼吓跑。”“在羊圈里装电子眼和报警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培养,教室里到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位教师的教艺高超,更是因为他认真地听了学生的回答,才进一步提出了问题,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二、教师要当好课堂的组织者
语文课堂,与“听”密切相关,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外而内的吸收,促进学生听的能力发展的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语言为载体,通过叙述、提问、分析、表演等多种活动把相关的知识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自然地渗透给学生,因此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有效的倾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教学语言要富有趣味性。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取决于个人的愿望和兴趣,为此,教师应以有趣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去唤起学生听的兴趣,让他们专心致志的听,才能听准、听清、听全。
2.课堂形式要多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我们有这样的体会:一个简明的提示,能使学生点头称是;一个生动的比喻,能使学生恍然大悟;一个微妙的表情,也能使学生发出会心地微笑。因而,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的耳、眼、手同步。可采用游戏、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倾听。
游戏是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参与热情的有效方法。如以下的游戏方法:
——故装“糊涂”,在学生回答问题非常好时,我们一定要非常冷静,其他学生在听吗?听懂了吗?教师可这样问学生“呀,他刚才说什么?我可没听到,你听到了吗?”“哦,他说的什么意思?我还不明白,你听出来了吗?”或“回答错误,我认为是错误的,你说呢?”
——巧做游戏,如:开展“看看谁听得对的比赛”、“拷贝不走样”、“我来当一回老师”、“看谁记字形的方法最巧妙”、“看谁记得又对又多”、“夺红旗比赛”、“男女生对抗赛”、“小组对抗赛”等游戏,激起学生听的兴趣。
——以错就错。在学生回答偏了、错了,教师可将错就错,将问题转变为课堂讨论的焦点。“是呀,老师也是这样想,你能说服我吗?”
在对学生评价时,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如:
——体态语。教师可用目光接触、点头微笑、靠近学生、体态放松、露出全神贯注和兴趣盎然的神色去倾听学生的回答;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使师生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教学评价语言要丰富。教师可采用“我明白了”“你似乎是说……”“你感觉……”等话来附和学生的诉说,鼓励学生说下去。还要以必要的提示语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如“他听得认真吗?”“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
——激励学生的方式多样。如:一节课结束,教师可对这节课学生的倾听习惯进行总结,也可让学生评选每节课的典范,以发红花、减少作业量、阅读课外读物等方法对其进行奖励。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还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意识以整体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倾听。四人小组由于座位离得很近,小组长管理起来方便,并把四人小组倾听评价表列在教室黑板边的一侧,组长轮流来当,组长名字显示在黑板上,对表现优异的给予记星星表扬,一周对四人小组进行总结,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被评为“最佳搭档小组成员”并带喜报回家。
三、教学设计要有条理
课堂上,教师精讲多练,突出教学重难点,要注意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在讲课安排活动时要有逻辑性。让学生能推测、联想到下文。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声音优势,设计出一种独特的声音模式,如为区别课文朗读、课堂总结、课堂指令等多个信息,以不同的语速、声高来传递不同的意义。
如:我在教学《动物过冬》时,让一位学生读课文的。朗读时,这位学生把给“四周一个人也没有,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的“四”和“周”的平翘舌音混淆了,其他的孩子都笑来,他变得满脸通红。让他再读一遍,结果还是不行。我一直认真地听他的朗读,从他发颤的朗读声中感受到他内心的紧张,以及同学们的笑声给他带来的压力。我没有让他坐下,静默了片刻摸了摸他的头,把嘴凑到他耳边说:“你能读好!你——能——行!”(利用心理学上的“催眠术”故意把话拖长。帮助他消除紧张的心理)效果在我的意料中,他把句子读对了,而且在后面几次朗读中表现都不错。
四、听记内容设计要贴近现实
小学生只有通过想象,对听记内容才能获得生动的理解、深刻地感染和创造的乐趣。而小学生的想象必须有他们的生活为想象依据。因而,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铺垫设问,点拨深思等内容都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熟悉或向往的生活。
如:教学《我们家的猫》时,可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家里的猫或见过的其他猫的形态、叫声,再请学生做一做猫捉老鼠的形态,模仿猫发出的声音再来朗读课文。如此贴近学生的设计,使学生的口、眼、耳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避免了教师繁琐的分析讲解,学生的听讲效果甚好。
五、教给学生听的方法
语文课堂,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能促进学生在思考问题、语言表达方面的提高。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明白听同学回答,也是一种学习的途径,其他同学的发言往往会对自己有启发作用,养成虚心聆听同学的发言的良好的素养。其次,教师要提醒学生做到在老师没有点到自己发言时,不急躁,耐心听别人的发言;发现与自己的想法不一样时,及时要求自己发言;别人的发言不对时,要善意的指出;别人的发言对自己有提示时,要积极思考不同的看法。在小组合作时,要善于听其他成员的意见,要听,要看同学是如何说清自己的意思的。第三,在听老师和同学范读时,要听出声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和情感的表达。
总之,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富于儿童化的教学设计、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一定的竞争机制、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倾听欲望。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除了在“习惯篇”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外,还需在平时加强训练,强化倾听意识和习惯的养成训练,使学生早日养成耐心倾听的习惯。
一、教师要做学生倾听的表率
习惯的养成是由外显认知向内隐认知的转化过程,离开了学习主体的主动思考和行动,学习习惯是不可能形成的,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要靠教师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和教育学生。优秀的教师都很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发言做出恰当的评价,教师上课时偶尔的不认真,将会给某个学生带来伤害!它会使一个人精神萎靡不振,对学习丧失兴趣和自信,甚至毁其一生。而教师耐心认真的听讲,能从学生内心深处捕捉到他们的情感体验,做出恰当地评价,保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学生也会感受到老师尊重他的意见,在乎他的见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感。低年级的学生渴求老师的爱,老师是他们效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倾听时,要耐心的倾听学生吐露自己的见解,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树立倾听的典范。
如:一位教师在教《亡羊补牢》时,向学生提问,“如果是你丢了一只羊,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要赶快把羊圈修好。”“在羊圈周围围一圈电线,不让狼靠近。”等等,这位老师认真地听着,满意地点着头,接着因势利导:“刚才大家想的都是保护羊的方法,有谁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举起了许多小手。“让猎人装扮一只又白又胖的羊,等狼来时开枪打死它。”“做一假狮子,把狼吓跑。”“在羊圈里装电子眼和报警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培养,教室里到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位教师的教艺高超,更是因为他认真地听了学生的回答,才进一步提出了问题,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二、教师要当好课堂的组织者
语文课堂,与“听”密切相关,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外而内的吸收,促进学生听的能力发展的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语言为载体,通过叙述、提问、分析、表演等多种活动把相关的知识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自然地渗透给学生,因此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有效的倾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教学语言要富有趣味性。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取决于个人的愿望和兴趣,为此,教师应以有趣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去唤起学生听的兴趣,让他们专心致志的听,才能听准、听清、听全。
2.课堂形式要多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我们有这样的体会:一个简明的提示,能使学生点头称是;一个生动的比喻,能使学生恍然大悟;一个微妙的表情,也能使学生发出会心地微笑。因而,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的耳、眼、手同步。可采用游戏、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倾听。
游戏是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参与热情的有效方法。如以下的游戏方法:
——故装“糊涂”,在学生回答问题非常好时,我们一定要非常冷静,其他学生在听吗?听懂了吗?教师可这样问学生“呀,他刚才说什么?我可没听到,你听到了吗?”“哦,他说的什么意思?我还不明白,你听出来了吗?”或“回答错误,我认为是错误的,你说呢?”
——巧做游戏,如:开展“看看谁听得对的比赛”、“拷贝不走样”、“我来当一回老师”、“看谁记字形的方法最巧妙”、“看谁记得又对又多”、“夺红旗比赛”、“男女生对抗赛”、“小组对抗赛”等游戏,激起学生听的兴趣。
——以错就错。在学生回答偏了、错了,教师可将错就错,将问题转变为课堂讨论的焦点。“是呀,老师也是这样想,你能说服我吗?”
在对学生评价时,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如:
——体态语。教师可用目光接触、点头微笑、靠近学生、体态放松、露出全神贯注和兴趣盎然的神色去倾听学生的回答;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使师生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教学评价语言要丰富。教师可采用“我明白了”“你似乎是说……”“你感觉……”等话来附和学生的诉说,鼓励学生说下去。还要以必要的提示语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如“他听得认真吗?”“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
——激励学生的方式多样。如:一节课结束,教师可对这节课学生的倾听习惯进行总结,也可让学生评选每节课的典范,以发红花、减少作业量、阅读课外读物等方法对其进行奖励。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还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意识以整体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倾听。四人小组由于座位离得很近,小组长管理起来方便,并把四人小组倾听评价表列在教室黑板边的一侧,组长轮流来当,组长名字显示在黑板上,对表现优异的给予记星星表扬,一周对四人小组进行总结,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被评为“最佳搭档小组成员”并带喜报回家。
三、教学设计要有条理
课堂上,教师精讲多练,突出教学重难点,要注意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在讲课安排活动时要有逻辑性。让学生能推测、联想到下文。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声音优势,设计出一种独特的声音模式,如为区别课文朗读、课堂总结、课堂指令等多个信息,以不同的语速、声高来传递不同的意义。
如:我在教学《动物过冬》时,让一位学生读课文的。朗读时,这位学生把给“四周一个人也没有,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的“四”和“周”的平翘舌音混淆了,其他的孩子都笑来,他变得满脸通红。让他再读一遍,结果还是不行。我一直认真地听他的朗读,从他发颤的朗读声中感受到他内心的紧张,以及同学们的笑声给他带来的压力。我没有让他坐下,静默了片刻摸了摸他的头,把嘴凑到他耳边说:“你能读好!你——能——行!”(利用心理学上的“催眠术”故意把话拖长。帮助他消除紧张的心理)效果在我的意料中,他把句子读对了,而且在后面几次朗读中表现都不错。
四、听记内容设计要贴近现实
小学生只有通过想象,对听记内容才能获得生动的理解、深刻地感染和创造的乐趣。而小学生的想象必须有他们的生活为想象依据。因而,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铺垫设问,点拨深思等内容都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熟悉或向往的生活。
如:教学《我们家的猫》时,可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家里的猫或见过的其他猫的形态、叫声,再请学生做一做猫捉老鼠的形态,模仿猫发出的声音再来朗读课文。如此贴近学生的设计,使学生的口、眼、耳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避免了教师繁琐的分析讲解,学生的听讲效果甚好。
五、教给学生听的方法
语文课堂,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能促进学生在思考问题、语言表达方面的提高。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明白听同学回答,也是一种学习的途径,其他同学的发言往往会对自己有启发作用,养成虚心聆听同学的发言的良好的素养。其次,教师要提醒学生做到在老师没有点到自己发言时,不急躁,耐心听别人的发言;发现与自己的想法不一样时,及时要求自己发言;别人的发言不对时,要善意的指出;别人的发言对自己有提示时,要积极思考不同的看法。在小组合作时,要善于听其他成员的意见,要听,要看同学是如何说清自己的意思的。第三,在听老师和同学范读时,要听出声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和情感的表达。
总之,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富于儿童化的教学设计、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一定的竞争机制、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倾听欲望。
张艳玲- 帖子数 : 15
注册日期 : 11-04-20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