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城学区教研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呼吸与交换》(第一课时)说课材料

向下

《呼吸与交换》(第一课时)说课材料 Empty 《呼吸与交换》(第一课时)说课材料

帖子  一小史广文 周日 六月 12, 2011 2:05 pm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六年级 科学(下册)
《呼吸与交换》(第一课时)说课材料
抚宁县骊城学区第一小学 史广文
一、设计思想:
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模型、学生实验,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教学等直观手段,动与静相结合,形象生动,突出重点,易化难点,注重命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教学设计中有大量学生活动,充分给予学生表现的空间,活动的空间,思维的空间,通过启发式教学,逐步引导观察和思维,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实现学生主体性。
二、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内容:
《呼吸与交换》是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奇妙的人体》单元中的第三课。本课是属于生命世界领域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组成”、“消化吸收”后,引领学生学习人体中又一重要的系统——呼吸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主要功能。本课教材使学生通过体验呼吸、制作肺模型、测量肺活量、召开呼吸与保健信息发布会等活动,识别呼吸系统中主要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呼吸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呼吸与保健的具体措施,培养学生制作模型、搜集信息、定量测量等方面的能力。根据教材内容和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正确观察出吸气与呼气时胸部发生的变化。
2.能按照要求制作一个模拟肺进行呼吸的模型。
3.能运用调查的方法,获得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换自己的看法。
科学知识目标
1.能有根据地解释人体吸气和呼气的过程。
2.能利用模型解释呼吸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
3.能举例说明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分别提出几条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和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的具体措施。
2.能举例说明感冒时,应选择哪些药物治疗,并能对自己的选择说明理由。
三、说学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表明:学生他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接触,已有感受。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前概念,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应该是充分利用这些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从中形成新的知识经验。
六年级学生经过三年多的科学学习,他们对实验还是很感兴趣,而且对人体结构的奥秘也很有好奇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分析,六年级学生具有以下的特点:好奇心强、好胜心强、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做。因此,非常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学习习惯,养成探究式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说教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课程性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法确定如下:
从教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自学导思法(老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直观教学法(主要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感知呼吸、学习呼吸过程、制作肺的模型体验呼吸、及交流“呼吸与保健”的信息,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浅人深,有助于学生对呼吸过程的整体认识,引导学生比较开放自主地探究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治疗和预防问题。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运用演示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从学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说教教学过程:
1.导课:播放课件展示健康和生病的两幅肺图片引导学生回答,从而引出课题《呼吸与交换》,以激发学生对呼吸系统学习的兴趣,意识到肺在呼吸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呼吸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功能。
2.新授:通过“体验呼吸”帮助学生认识呼吸器官及作用。首先,结合活动,引导他们观察深呼吸时胸部的变化,根据这种变化尝试解释呼吸时空气被吸入和废气被排出的过程。然后,启发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图示认识主要的呼吸器官,分析人体呼吸的过程。最后,指导学生制作一个肺的模型,并用模型模拟呼吸的过程。以上三个层次的活动由表及里,由浅人深,有助于学生对呼吸过程的整体认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
召开“呼吸与保健”小小信息发布会引导学生比较开放自主地探究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问题。课前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课上,引导学生先在组内用信息发布会等形式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相关信息,然后对组内的信息加以整理和归纳,最后,派代表在班里发布信息。然后教师以最常见的感冒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治疗和预防问题。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整理、加工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体会沟通的乐趣和收益,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3.学生谈收获与相互评价:组织学生谈收获及学生互评,使学生自己回顾本课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从而对本课加以提升。
这样设计发挥了评价的以下四点积极作用:1、评价的对象是所有的学生,体现出了教育的公平公正性。2、帮助学生缩小了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使大家能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3、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清楚认识自己在学习中扮演的角色。4、评价涵盖了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后记: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科学课上的探究越来越彰显出它无穷的魅力。
1、教学效果: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探究呼吸的过程及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问题。学生在学习和探究中认识到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我都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呼吸时胸部的变化,然后看看录象资料,再讲解一下胸部变化的原因,教师包办的较多,部分学生学的积极性较高,有些孩子则兴趣不大,没有充分投入。本次教学设计中,我首先是让学生看图片资料,引入课题,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聚焦,确定本节课的研究内容。组织学生多探究、多活动。课上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气氛活跃,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启发、引导、精心组织,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总结者。体现了教师通过主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2、教学特色: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呼吁关注生命,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得到广泛的认同。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本课中中蕴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我在教学中通过体验呼吸、制作肺模型、测量肺活量、召开呼吸与保健信息发布会等活动,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还对学生进行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关怀、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生命与安全、生命与生存技能的教育,实现了生命教育的目的: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
3、教学反思:上课时,我们设计了一个“感冒时怎么办,吃了什么药”的问题,下课铃响以后,我被同学们团团围住了,他们向我说出了许多自己的感冒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等亲身经历,看着同学们意犹未尽,我幸福无比,这种效果正是平时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探究的结果。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从中获取科学知识,并在教学活动中形成了尊重事实、善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在科学课堂上,到处充满了创造的影子,处处闪现着思维的火花。

一小史广文

帖子数 : 4
注册日期 : 11-05-13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