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城学区教研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向下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Empty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帖子  刘公辉 周三 五月 18, 2011 5:01 pm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一.《品德与生活》课程产生的背景
1999年我国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都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启动。据说国家投资7个亿,一个亿给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搞课程改革,6个亿给师范司搞师资培训。基教司的朱慕菊副司长具体负责课改工作。教育部汇集各路精英成立了课程改革专家组,有核心组和各科课程标准组。2000年1月至6月通过项目申报、评审、复审等程序,成立了由数百名专家参加的18个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标准研制工作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并在内部征求意见。2001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当地教研员、优秀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同时,向几十位大型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国外独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的高层领导(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征求意见。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完善。2001年5月,教育部邀请了7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文史学家、艺术家及教育专家对18科课程标准进行审议,专家对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创新给予肯定。200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18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之后,国标新教材进入实验区实验。全国还有8所重点高等师范学院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参与国家的这一轮课改工作。如北师大、南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东北师大等。
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的弊端,《纲要》提出了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
第一是课程功能的转变,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第二.在课程结构方面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在课程内容方面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四.课程实施上,对学习方式变革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五.在课程评价上,“改变以往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六.在课程管理上,“改变以往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也就是说,本次课程改革是要从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酝酿准备阶段,二是试点实验阶段,三是全面推广阶段,也就是到2005年秋季,中小学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体系。目前我国的课改工作已进入第二个阶段——试点实验阶段。
那么我们中小学的德育课程在这次课改中是什么情况呢?
第一个情况是: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德育课程改革比全国的课改先行了一步。国家在97年就把小学思品课和初中政治课设置成九年一贯的课程了,又是第一个编制课程标准、与国际接轨的学科。同时课标中也渗透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如提出要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实践。强调要课内外活动相结合,要注重品德、习惯、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等。
第二个情况是:由于德育课程的特殊性,由中央直接管的,中央为政治课发过好几个文件,这是一般的学科所没有的待遇。教育部由基教司一位副部长分管德育课程,具体工作有基教司德育处负责。一方面国家很重视德育课程,另一方面,在课改的专家组里,对德育课程的设置有不同意见,有的课程专家就说,“我国的德育是被砍掉的牛鼻子。”在一开始的课程计划里,思品课名取消了,设了生活课和社会课,说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其中。后来中央不同意,现在小学的德育课设置为综合课程,1——2年级为《品德与生活》,三——6年级为《品德与社会》,这两门的课程标准2003年6月1日正式颁布了,2002年9月在国家实验区进行实验。2003年9月扩大到省级实验区。我们中学的德育课程,在这次新的课程计划中,初中定名为思想品德,高中还是思想政治,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刚颁布,新教材2003年9月进入国家实验区。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正在研制之中。所以我们的德育课程由于种种原因,在这次课改中,先是快了一步,现在又慢了一拍。
《品德与生活》是在这次课改中新设立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将思品、生活、劳动、自然等多门学科加以有机整合。
二.《品德与生活》在小学阶段相关课程中的位置
儿童的后继学习与发展
小学1——2年级
品德与生活
小学3——6年级
科学
品德与社会
综合实践活动
幼儿园课程
三.课程标准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1.课程、教材、教科书之间的关系。
课程,源出于拉丁语的“跑道”,后转意为教育上的术语,意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学习的进程。我国南宋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的句子,这里的课程是指学习的范围、期限、进程的意思。现代国内外学者对课程的理解不同,对课程概念的定义也就多种多样。概括起来,课程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来说,课程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儿童学习机会的过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从狭义来说,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课程的本质是国家对未来人才要求的意志体现。课程的最大价值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选的供教学用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材料。有文字材料,如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教师用书、学生辅助读物等;还有视听教材,如挂图、投影幻灯片、音带、录像、多媒体软件等多种形式。
教科书是教材的形式之一。指按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和学生用书。
上述三个概念,课程的外延最大,教材次之,教科书最小。教材是课程的具体的也是最重要的体现,而且教材是成套化的系列。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材之一,是教材系列的主体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基础教育水准的重要标志。总之,三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严格的区别。我们手上拿的书习惯上叫教材,严格讲是教科书。(见封面)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和联系
什么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我们国家解放以来,编写教材、管理和评价教学的依据一直采用的是教学大纲,到了1997年我们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首先改用了课程标准,这两年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各门学科都纷纷制定了课程标准,取代了原来的教学大纲。为什么我国要用课程标准取代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呢?我们要理解和把握好教材,首先应对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及二者的区别有所了解。

(1)二者的体例、结构、内容不同。教学大纲是按学科以纲要形式规定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它与课程标准比,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比较简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能够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变化。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完整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表现形式。而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而且内容更加丰富。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审查的要求等。

(2)二者的课程目标不同。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课程标准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由于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工作做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改变。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意义。


(3)二者对教与学的关注点不同。以往教学大纲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教,如今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学,对每一个阶段学生发展应达到的目标都提出具体的要求,做出详尽的规定。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各学科课程标准力求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二者对教学与评价要求的上下限不同。教学大纲规定了教材、教学和评价的最高要求,无论是教材、教学还是评价都不能突破这一上限,如果突破了,则被视为超纲。而课程标准提出的是合格要求。(即100分和60分的区别)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大纲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直接的、严格控制的、硬性的。课程标准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所提出的要求是基本的,是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是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做出规定,因此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编写和教学留有一定的空间。另外,各学科课程标准普遍淡化了终结性评价和评价的筛选评判功能,强化了过程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当然,二者的区别还不止这些)
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内容与结构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详见课标讲述)
4.如何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1) 回归生活——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线索
“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这也意味着,在以往的中小学教育和课程中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弊病——那就是教育与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生活。
“回归生活”包含了以下方面的思想:
A.课程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
即本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实际上,社会的道德和个体的品德,都来源于生活。人们在生活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关系,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为了协调关系,解决矛盾,开始产生了道德。一位英国学者把人的德性分为4类:
第一类,严肃的德性:如敬畏、虔诚等。这是来源于人与自然的抗争中,产生的对大自然的敬畏心理。
第二类,壮烈的德性:如忠义、侠义、勇敢、牺牲等。这最初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氏族战争。
第三类,温和的德性:如谦虚、仁慈、礼貌、宽厚、善良等,产生与氏族内部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四类,实用的德性:如勤劳、节俭、、诚实、守信等。这些道德来自于人们的劳动与经济生活之中,为调节好人们的经济生活服务。
英国学者分析了道德的起源。确实,社会的道德和个人的品德,都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但是,随着人的理性的发展,人们把道德从生活中抽象出来,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出现了伦理学。品德教育也出现了学科化倾向,表现在:把道德作为一个专门的体系,把德目作为独立的价值体系来构建德育。就诚实谈诚实,就勇敢谈勇敢,而不是着重探究为什么生活需要诚实勇敢,怎样在生活中诚实勇敢,生活中的道德需要哪些智慧,这种德育的学科化倾向容易导致与生活的脱节。
B.课程是为了生活而设立的。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实质上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应该说: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人的美好生活。过去在教育为发展个人还是发展社会的教育本位问题上曾经有过不休的争论。“生活”一词应当说是融“个体”与“社会”为一体的。生活总是生命体的生存与活动,同样,人的生活决不可能是单个人的生命活动,它必定是与他人、与社会发生内在联系的活动。道德与生活不是“两张皮。可以说,道德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构成要素,是生活中的人的需要,特别是精神的需要。
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道德产生于、内在于社会生活,人们是为了社会生活而构建、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决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另一方面,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也绝离不开道德和道德的学习。道德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基本理念,所得出的结论是: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的学习;道德学习的过程必定内在与社会生活学习过程之中。

(2) 儿童的生活经验——课程的基础
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要与学习者自身的经验相联接,《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它既符合儿童自身的需要,是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又是与儿童的心理结构、生活历程相匹配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才能激发起儿童的生命活动;才能使儿童感觉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产生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能从自身生活的直观性、本真性中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才可能将学习的结果转化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并将不断改造和推进的经验建构成自己真正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生活。
(举例:烫的概念)

(3)综合课——本门课程的类型
《品德与生活》课程将思想品德、自然、生活、劳动等课程的教学内容综合起来,减少了教学内容的重复,这只是浅层次上的综合,从更深的层次上来讲,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都离不开生活,不能脱离儿童整体的实际的生活经验,德育要回归生活,而生活本身是综合的,所以,《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均体现出儿童个体与其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让原本综合的儿童生活不被课程分裂,营造和展示一个与儿童生活本身一致的高度综合的课程形态。从更宏观的背景看,课程向儿童与生活回归,走向综合化,是新世纪课程的要求和趋势,也是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要求。现在,人类社会正日益走向一体化,处于科技、自然、人类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中,学科发展呈现出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统一的趋势。而中小学综合课程的设立正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综合课程鼓励学生的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观点分析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有助于学生树立关于世界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世界观,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综合课程所倡导的知识联系性和整体认识观,易于丰富学生的想象,解放创造潜能,激发“顿悟”,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所以说,设立《品德与生活》综合课程,不论从“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学生的发展”来看,还是从知识本身的综合性来看,都是必要的,也符合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和趋势。我们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主要应从以上三个方面去把握,这几点反映了我们这次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

刘公辉

帖子数 : 12
注册日期 : 11-04-28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