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艺术的提问激发语文课堂活力
精致艺术的提问激发语文课堂活力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提问没有新意,雷同的提问过多;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挫伤差生的积极性。这些提问方式,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下面我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尝试: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我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特别注意发问的技巧。开篇就提问:"孔乙己姓甚名谁?",“他真的姓孔吗?”。这样两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诱导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因为一个问题就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简单化,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又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问要阶梯性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要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我采用了阶梯式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先提出问题:大堰河是一条河?还是一个人的名字?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找答案。再问:作者为什么不写母亲?而写他的保姆?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在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就容易解决了。
四、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更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就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就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水稻之父---袁隆平》中袁隆平的甘为人类***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加强了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育。
纵上所述,语文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课前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提问没有新意,雷同的提问过多;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挫伤差生的积极性。这些提问方式,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下面我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尝试: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我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特别注意发问的技巧。开篇就提问:"孔乙己姓甚名谁?",“他真的姓孔吗?”。这样两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诱导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因为一个问题就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简单化,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又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问要阶梯性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要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我采用了阶梯式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先提出问题:大堰河是一条河?还是一个人的名字?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找答案。再问:作者为什么不写母亲?而写他的保姆?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在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就容易解决了。
四、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更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就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就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水稻之父---袁隆平》中袁隆平的甘为人类***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加强了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育。
纵上所述,语文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课前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田立敏- 帖子数 : 11
注册日期 : 11-06-08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