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大班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3 posters
如何对大班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倍受家长的宠爱甚至溺爱,有的父母只知道把全部的爱都倾注给孩子,而没有培养孩子去爱别人,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不是“双向交流”,而是“单向输入”。久而久之,孩子只知道获取别人的爱,而不知道怎样去爱别人,不会同情。体谅别人的难处和痛苦,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缺少工作热情,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的献身精神,对人对事淡漠无情,更不可能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所以,培养爱心必须从小做起。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爱心呢?
一、在主题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一)结合五大领域教材内容中所包含的爱的目标进行教育。
幼儿园没有独立的德育领域,它容易受到忽视而“孤立”于幼儿园各项活动之外,虽然许多活动中包含了德育与爱的目标,但由于教师在确定活动内容时不自觉地或偏向独立的教育领域。因此,教师应该将各领域中所包含的爱的目标做为重点,对幼儿进行教育与培养。从认识入手,通过情感的激发和意志的培养,最终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二)以节日活动为主线开展爱心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节日的种类日益繁多,如“重阳节”、“三八妇女节”、“植树节”、“母亲节”、“父亲节”等,以节日为主线开展主题活动,既拓宽了幼儿的知识面,又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为孩子提供了锻炼道德意志,表达道德情感的机会。以“九九重阳节”为例,我们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开展了以“关爱老人”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孩子们通过《我为爷爷奶奶献爱心》、儿歌《小板凳》、《拐杖》、歌曲《让座》等,让幼儿知道老人年纪大了很孤独、无助,需要我们的关爱,懂得敬老尊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的,让幼儿感受付出爱和得到爱的同样快乐,使他们增强自信心,认识到自己对别人也有帮助,也很重要。
(三)充分发挥艺术作品的效能。
幼儿的思维形象、具体,用抽象的概念往往难以接受,而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像童话剧《小熊请客》、故事《七色花》、《三只蝴蝶》,歌曲《小鸟鸦爱妈妈,中华美德故事《孔融让梨》等艺术作品,都蕴含着美好情操的主题。给人以爱的思考和快乐。如在故事《七色花》里,小女孩珍妮在得到神奇的七色花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将六片花瓣一一扔出去,却没有得到快乐,而最后扔出的花瓣使不能站立的维嘉奔跑着和她玩起来,她心里非常高兴。我们引导孩子们讨论“哪一片花瓣用得好”,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会用来做什么?在讨论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萌发了他们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情感;又如欣赏完故事《孔融让梨》,大家一起讨论,孔融小朋友为什么没有拿“大梨”而拿了个小的呢?通过讨论让幼儿懂得互相谦让的道理,知道同班的大孩子应该关爱小孩子。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爱心教育。
多媒体教学有着直观、生动、幼儿喜爱、乐于接受等教学优势。大班孩子已经有了思维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感受美好事物的愿望,孩子们已经能通过自主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而此时教师应尽量配合幼儿,给幼儿提供有利的社会资源。在孩子面前着力展现更多真、善、美的世界,让孩子们真正去体会,追求真、善、美的生活。
二、一日活动中贯穿爱心教育
幼儿一日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处在幼儿园中,一日生活常规和生活制度中,渗透着德育的内容,通过常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有礼貌、守纪律、诚实、勇敢、自信、关爱他人,爱惜公物等品德和行为,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爱心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幼儿爱心教育实效性的保证。
(一)养成教育常抓不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从小事抓起,从基本要求做起。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根据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内容,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有内容、有检查地扎实开展教育活动。如:
(1)安排值日表,要求幼儿提前来幼儿园帮助教师搞好晨间卫生,值日生负责完成课间发剪刀、胶水,课后整理幼儿用书,收拾桌面杂物等力所能及的事情。
(2)针对小班小朋友新入园不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出现的哭闹现象,每天从本班抽出五六人在课余期间,帮助小班小朋友整理衣物、图书。给小班的小朋友讲故事、跳舞、唱歌来分散小班小朋友的注意力,使他们顺利度过哭闹期。
(3)又严格要求幼儿盥洗入厕、上下楼、拿杯子都是按照顺序进行,不能争抢。
(4)要求幼儿每天入园和离园时,都使用礼貌用语,同时教师也严格遵守用礼貌用语和小朋友们问好道别。在日常与人交往和游戏中,坚持使用“请”、“对不起”、“没关系“、”谢谢“等礼貌用语。
(二)随机教育
生活是爱心教育最好的土壤,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蕴涵着很多的爱心教育契机,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及时发现,善于捕捉。
(三)榜样教育
榜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其朴素的社会学依据是“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即在比较中找到差距,完善自己,见贤思齐。因儿童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易受道德榜样的影响,故可以启发并推动他们做好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爱心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影响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爱心环境的创设除了在班级里建立植物角、动物角、图书角、这些硬件环境以外,教师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对幼儿爱的发展和培养都至关重要。
(一)教师言行对幼儿的影响
教师是幼儿最实然和应然模仿的对象,我们不仅是幼儿智慧和人格的引导者,而且是儿童智慧学习和人格学习的直接楷模。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的、完善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许多、纯洁目光的注视与效仿。教师良好的言行举止对幼儿良好道德品质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更应该积极在幼儿面前展现美好的、关爱的形象来引导幼儿。
(二)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
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他们会主动模仿看见的行为或听见的语言。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图弗斯大学心理学家,大卫•爱贝坎说:“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道德情感的人的方法就是自己做一个有道德情感的人。如果你诚实、正直、有修养、有爱心,你的孩子就会学着去做的。”这就充分说明了家长示范性的重要性。
中央电视台有一期节目感人至深,在2006年,《感动中国》的颁奖晚会上,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常年照顾着很多孤寡老人。当主持人问道,你为什么会这么做,她的回答质普却很有力:“我母亲以前是这样做的,现在我也是这么做的,我坚信我的孩子也会像我一样做下去的。”这就是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有力证明。
四、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必须将幼儿园和家庭有效的结合
幼儿的生活空间,包括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环境,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必须树立大的教育观,以幼儿园教育为主,家庭教育紧密配合,在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的情况下才能形成一种合力,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情感品质。
五、给幼儿亲身体验,实践的机会
任何一种教育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将这种教育的意义,转化为开动思想,幼儿爱心教育,只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是不具备实际意义的,只有将幼儿已有的爱心理解、爱心经验。转化为行动,幼儿爱心教育才算真正有意义。
一、在主题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一)结合五大领域教材内容中所包含的爱的目标进行教育。
幼儿园没有独立的德育领域,它容易受到忽视而“孤立”于幼儿园各项活动之外,虽然许多活动中包含了德育与爱的目标,但由于教师在确定活动内容时不自觉地或偏向独立的教育领域。因此,教师应该将各领域中所包含的爱的目标做为重点,对幼儿进行教育与培养。从认识入手,通过情感的激发和意志的培养,最终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二)以节日活动为主线开展爱心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节日的种类日益繁多,如“重阳节”、“三八妇女节”、“植树节”、“母亲节”、“父亲节”等,以节日为主线开展主题活动,既拓宽了幼儿的知识面,又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为孩子提供了锻炼道德意志,表达道德情感的机会。以“九九重阳节”为例,我们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开展了以“关爱老人”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孩子们通过《我为爷爷奶奶献爱心》、儿歌《小板凳》、《拐杖》、歌曲《让座》等,让幼儿知道老人年纪大了很孤独、无助,需要我们的关爱,懂得敬老尊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的,让幼儿感受付出爱和得到爱的同样快乐,使他们增强自信心,认识到自己对别人也有帮助,也很重要。
(三)充分发挥艺术作品的效能。
幼儿的思维形象、具体,用抽象的概念往往难以接受,而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像童话剧《小熊请客》、故事《七色花》、《三只蝴蝶》,歌曲《小鸟鸦爱妈妈,中华美德故事《孔融让梨》等艺术作品,都蕴含着美好情操的主题。给人以爱的思考和快乐。如在故事《七色花》里,小女孩珍妮在得到神奇的七色花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将六片花瓣一一扔出去,却没有得到快乐,而最后扔出的花瓣使不能站立的维嘉奔跑着和她玩起来,她心里非常高兴。我们引导孩子们讨论“哪一片花瓣用得好”,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会用来做什么?在讨论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萌发了他们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情感;又如欣赏完故事《孔融让梨》,大家一起讨论,孔融小朋友为什么没有拿“大梨”而拿了个小的呢?通过讨论让幼儿懂得互相谦让的道理,知道同班的大孩子应该关爱小孩子。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爱心教育。
多媒体教学有着直观、生动、幼儿喜爱、乐于接受等教学优势。大班孩子已经有了思维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感受美好事物的愿望,孩子们已经能通过自主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而此时教师应尽量配合幼儿,给幼儿提供有利的社会资源。在孩子面前着力展现更多真、善、美的世界,让孩子们真正去体会,追求真、善、美的生活。
二、一日活动中贯穿爱心教育
幼儿一日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处在幼儿园中,一日生活常规和生活制度中,渗透着德育的内容,通过常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有礼貌、守纪律、诚实、勇敢、自信、关爱他人,爱惜公物等品德和行为,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爱心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幼儿爱心教育实效性的保证。
(一)养成教育常抓不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从小事抓起,从基本要求做起。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根据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内容,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有内容、有检查地扎实开展教育活动。如:
(1)安排值日表,要求幼儿提前来幼儿园帮助教师搞好晨间卫生,值日生负责完成课间发剪刀、胶水,课后整理幼儿用书,收拾桌面杂物等力所能及的事情。
(2)针对小班小朋友新入园不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出现的哭闹现象,每天从本班抽出五六人在课余期间,帮助小班小朋友整理衣物、图书。给小班的小朋友讲故事、跳舞、唱歌来分散小班小朋友的注意力,使他们顺利度过哭闹期。
(3)又严格要求幼儿盥洗入厕、上下楼、拿杯子都是按照顺序进行,不能争抢。
(4)要求幼儿每天入园和离园时,都使用礼貌用语,同时教师也严格遵守用礼貌用语和小朋友们问好道别。在日常与人交往和游戏中,坚持使用“请”、“对不起”、“没关系“、”谢谢“等礼貌用语。
(二)随机教育
生活是爱心教育最好的土壤,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蕴涵着很多的爱心教育契机,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及时发现,善于捕捉。
(三)榜样教育
榜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其朴素的社会学依据是“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即在比较中找到差距,完善自己,见贤思齐。因儿童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易受道德榜样的影响,故可以启发并推动他们做好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爱心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影响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爱心环境的创设除了在班级里建立植物角、动物角、图书角、这些硬件环境以外,教师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对幼儿爱的发展和培养都至关重要。
(一)教师言行对幼儿的影响
教师是幼儿最实然和应然模仿的对象,我们不仅是幼儿智慧和人格的引导者,而且是儿童智慧学习和人格学习的直接楷模。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的、完善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许多、纯洁目光的注视与效仿。教师良好的言行举止对幼儿良好道德品质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更应该积极在幼儿面前展现美好的、关爱的形象来引导幼儿。
(二)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
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他们会主动模仿看见的行为或听见的语言。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图弗斯大学心理学家,大卫•爱贝坎说:“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道德情感的人的方法就是自己做一个有道德情感的人。如果你诚实、正直、有修养、有爱心,你的孩子就会学着去做的。”这就充分说明了家长示范性的重要性。
中央电视台有一期节目感人至深,在2006年,《感动中国》的颁奖晚会上,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常年照顾着很多孤寡老人。当主持人问道,你为什么会这么做,她的回答质普却很有力:“我母亲以前是这样做的,现在我也是这么做的,我坚信我的孩子也会像我一样做下去的。”这就是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有力证明。
四、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必须将幼儿园和家庭有效的结合
幼儿的生活空间,包括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环境,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必须树立大的教育观,以幼儿园教育为主,家庭教育紧密配合,在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的情况下才能形成一种合力,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情感品质。
五、给幼儿亲身体验,实践的机会
任何一种教育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将这种教育的意义,转化为开动思想,幼儿爱心教育,只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是不具备实际意义的,只有将幼儿已有的爱心理解、爱心经验。转化为行动,幼儿爱心教育才算真正有意义。
抚幼茹玉娥1- 帖子数 : 17
注册日期 : 11-06-03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